成都:文明之光照耀快樂童年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近年來,成都市大力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成都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增添新動力。
開展城鄉共建主題系列活動,積極推進區域聯建、城鄉聯建,成都結合實際,部署開展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整合各方資源,拓寬陣地,廣泛開展“第二課堂”社會實踐活動,激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活力。
復興少年宮促均衡發展
“一宮一特色,一區一品牌”,成都市全域化推進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助力城鄉素質教育均衡發展,以文明之光照亮鄉村精神共富之路。截至目前,成都市打造完成區(市)縣級鄉村“復興少年宮”23個,蒲江縣鄉村“復興少年宮”躋身全國試點。今年底前,將實現村(社區)級“復興少年宮”全覆蓋。
蒲江縣鄉村復興少年宮
為打造青少年興趣培養的沃土、社會實踐的舞臺,蒲江縣鄉村“復興少年宮”抓載體興陣地,統籌資源形成合力,設置閱讀、書畫、文體、科普、農事等活動陣地,開辦思政課堂、經典誦讀、家風家訓、生活禮儀等道德培育項目10余項,以及親子樂園、書法繪畫、創意手工、應急救護等文明實踐活動項目30余項,讓孩子們在興趣學習中快樂成長。
成都市以城鄉區域結對的方式,通過活動陣地聯建、思想教育聯抓、主題活動聯搞、優質資源聯享,將不同區(市)縣帶有相近或互補標簽的鄉村“復興少年宮”重磅結對,打造個性化交換課堂線下系列示范活動,引導農村孩子展望城市未來、培育遠大理想、做好人生規劃,帶領城市孩子參與農業勞動、了解鄉村文化、培育鄉土情懷。
在彭州市城鄉接合部的天府路小學,每個周四下午,學校曲藝社團活動室都會傳出宛轉悠揚的川劇練唱。幾十名身著戲服的小學生,跟著輔導老師走臺步、甩水袖,唱幾句……五年級學生袁小蕊,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和弟弟跟著外公外婆長大。加入學校川劇社團一年多來,袁小蕊和小伙伴們已多次在校內外登臺表演,過去靦腆害羞的她變得開朗大方。學校少年宮在周末、寒暑假也開課。孩子們不用花一分錢,就能免費上興趣特長課,像城里孩子一樣接觸新興事物、接受藝術熏陶。
以“美”育人滋養文明風尚
校園是莘莘學子夢想啟航的地方,優秀的校園文化如“燈塔”,照亮學子的漫漫航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近年來,成都市不斷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讓未成年人在校園里提升品位、陶冶情操。
在成都市七中育才水井坊校區,抬眼便可看見文化墻與長廊上鐫刻著“卓爾不群,大器天下”的校訓。作為全國文明校園,七中育才水井坊校區將“文明健康”主題融入國旗下的講話,開展“文明健康,有你有我”文明實踐活動,育才十大好習慣養成、文明健康伴我行等活動。
全國文明校園益州小學則在細微處下功夫,深化文明校園建設。校門口的正衣鏡利用三字經“冠必正紐必結”,提醒孩子做一個“文明守紀”的好學生;設立“送寶貝回家”失物招領處,培養“誠信、友善”好品格;“多多益善”加油站由志愿者們擔任售貨員,認真敬業地完成“益小幣”獎品加油兌換工作,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處不在。
截至目前,成都市創建全國文明校園5所,省級文明校園125所,市級文明校園220所,全市中小學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學校覆蓋率100%,師生參與率100%,督查到位率100%,形成文明校園創建梯隊格局。
中華戲曲小小傳承人凌可人,友善公益小小志愿者張巧怡……成都市大力選樹“新時代好少年”典型,通過他們的一言一行、一點一滴,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成都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益州小學開展經典誦讀
截止目前,成都市推選出15名省級“新時代好少年”、241名市級“新時代好少年”、413名區(縣)級“新時代好少年”、1662名校級“新時代好少年”。
“童心向黨”未成年人實踐,優秀童謠譜曲暨傳唱推廣,校園書畫創評,川劇蜀繡宣傳推廣,節日小報系列創評活動……2021年,成都市開展主題活動100余場,開展成都市未成年人網上簽名寄語活動4場,吸引500萬人次參與。成都市以豐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為抓手,讓孩子們在快樂參與中浸潤文明新風,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未成年人心中發芽。
“第二課堂”豐富校外生活
除了豐富多彩的校內活動,成都市有效整合社會資源,讓未成年人在校外,在課余時間通過有效、有趣的社會實踐獲得知識,快樂成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成都市新津區黃桷樹社區將當地一處荒地打造為勞動實踐教育示范基地,成為附近學校的“第二課堂”?!按蛟斓倪^程是學校和社區,師生與居民共同完成,完成后又服務于學校師生和附近居民”,花橋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這里是學校開展生態教育、農耕教育的場所,把教室從校園延伸到田園,為學生進行種植體驗提供場地?!?/p>
2022年,成都市文明辦以“優化心理素養,厚植文明力量”為主線全面落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以心理健康周為契機,開展“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做好未成年人心理關愛工作和心理知識普及工作。心理健康周圍繞“愛自己愛生活”開展系列活動,包括“情緒記憶大比拼”線上小游戲活動、“我愛五月的陽光和我”慢生活攝影友誼賽、幸福家庭“心”教育專家對話及親子心理游戲游園會現場直播活動,吸引10.94萬余人參與線上講座,300余人參與線上活動,160余人參與線下游園活動。
筑夢成長,立德樹人。為充分發揮社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成都市創新打造“青少年社區成長營”。這是全國首個以社區為載體的青少年成長基地,學習環??破罩R,培養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垃圾分類意識,了解漢服文化,學習傳統禮儀,感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蘊含的中華傳統美德,“青少年社區成長營”將志愿服務、天府文化、社會實踐、文娛體育等融入到社區青少年日?;顒又?,將道德和文明的種子播撒到孩子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