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華錄》的爭議,當代女性的困境
《夢華錄》一邊提倡女性要做到真正的獨立自主,一邊依然無法跳出對所謂優質男性的幻想,它在立意上的矛盾之處,其實和當代女性的困境是同構的。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喬羽:一個寫過幾首歌詞的人
寫歌詞不是“錦衣玉食、高堂華屋”,而是“尋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飯、粗布衣”,或是“雖不寬敞卻也溫馨的小小院落?!?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一位網暴受害者的不幸與幸運:“取快遞被造謠出軌”后這兩年
“為什么造謠者盯上我???因為我平時太注重外表了,太容易被人看到了?,F在這么丑、這么邋遢,肯定沒人注意到我?!北痪W暴之初,谷女士會責備過去的自己。 谷女士時常收到私信:“出軌了就出軌了,你還出來蹦,惡心不惡心?!薄案杏X你好想出名,你在炒作你自己嗎?”過度維權成了她的新標簽,帶來又一輪網暴。 不是每一個網暴受害者都像谷女士這樣幸運:“如果說最后的公訴是中大獎的話,我就是那個買彩票的人——所以我也會鼓勵其他維權的人,起碼去買一張彩票吧?!? (本文首發于2022年6月23日《南方周末》) -
在日本,三位女性的婚育選擇
在她們的經驗里,日本根深蒂固的傳統性別觀念,反而成為女性婚育的障礙。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嚴敏:人是萬物的尺度
“一個導演能夠被人記住,首先應該還是因為他的作品?!? “如果允許的話,我想更多去探索一些以往綜藝未能涉及的題材、未能涉及的內容,以及未能涉及的信息?!?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翟永明:黑夜與白夜,末日與狂歡
從1980年代到2022年,作家、藝術家們的靈魂在名為“白夜”的空間相互激蕩,由此構筑起一些審美共識,像一塊琥珀。白夜的女主人翟永明則多年如一日地在人群中穿梭。一切都在往前走,如同她的寫作,“在這個過程里,我自己會有一些新鮮的感受,體會一些更深的東西,跟現實發生同步探索。我覺得至少我是在往前走,對過去的東西有所清理。它不一定更好,不一定,但至少是不一樣的而非重復的東西。這是我寫作的一個動力?!?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無法離婚的妻子們
小林美希曾以為,制度改變,日本少子化的社會現象也會隨之改變。但經過20年的觀察,小林發現,就算雇傭和育兒制度有所改變,日本的生育困境依然沒有得到改善。需要不斷追問的是,“婚姻究竟是什么?夫妻是什么?家是什么?” “在生育問題上,排斥女性懷孕的企業之所以那么多,是因為社會根本沒有意識到孩子的價值?!?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趙毅衡:還有很多章要寫
《遠游的詩神》 《美國現代詩選》 《當說者被說的時候》,這些開小差的事構筑了他的快樂,包括 《沙漠與沙》。 可是他擺擺手:“這種快樂本身只是一種小得意,沒什么意思。做學問本身是很苦的,沒有捷徑可走,唯一的捷徑就是你瞄準一個方向,不要舍棄。一個人一輩子做不了兩三件事。我寫小說一兩個月就結束了,從此就不寫了?!?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劇藝長在,不言別離——藍天野及他所走過的人藝70年
這幾天,北京人藝舉辦建院70周年紀念活動,千萬人在線上線下一道領略和品評經典劇目的高妙。藍天野曾說,首都劇場的大幕拉開、劇場熄燈前,那幾聲提示的鐘聲,他聽了一輩子,聽出了濃濃的感情。 此刻,他也一定聽到了這回蕩不止的鐘聲。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閃亮女孩》:虛擬可以比現實更真實
《閃亮女孩》帶給我們一種情緒的真實。虛構作品能通過非現實觸及現實,也只有這樣,虛構作品才可以影響、改變現在的世界。這是我們的《城堡》和我們的《審判》,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